English

全球经济是否会出现通货紧缩

1998-10-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美国的政策发生了改变

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4日在纽约向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目前全球经济正面临五十年来最大的金融挑战,而威胁世界经济的最主要风险已经从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因此决策者的最主要任务是剌激增长。10月6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开幕式上,克林顿又重申了这一观点。

一年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硬性要求所有受危机所困的亚洲国家提高利率,紧缩开支,可见此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形势的估计和对策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联储在克林顿第一次讲话后两周,即9月29日,将联邦基金利率(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下调了四分之一个百分点。幅度虽小,却是两年八个月来的首次。接着又在10月15日再次下调四分之一个百分点,这次下调立即引起华尔街股市一天内飚升330点。

西方其他工业国也接受美国对全球经济的这一分析和对策建议。9月14日在英国伦敦结束的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紧急会议发表声明指出,目前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都处于低水平或正在下降,而不少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却出现需求萎缩,这有可能使金融危机继续恶化和蔓延。因此应采取降低利率等措施来剌激需求和增长。英国央行在10月初宣布调低利率0.25个百分点,也是两年多来的第一次。

必须扭转通货紧缩趋势

世界银行在九月底发表的报告《东亚:复苏之路》中呼吁东亚各国政府进一步降低利率,增加预算赤字以剌激经济,使之冲出衰退的泥淖。由此可见,适度放宽银根,尽快扭转通货紧缩趋势是避免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的当务之急。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度报告,今年以来已有包括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新西兰、乌克兰和委内瑞拉等12个国家遭受金融风暴重创,陷入了经济衰退;另外有巴西、南非、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伊朗等9个国家濒临衰退,整个影响面约占全球经济的40%,致使今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只达2%,仅为一年前预测的一半。货币基金对明年世界经济成长的期望往好里想也不过是2.5%。

北美及西欧国家虽幸免于难,但也不是风平浪静。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九月下旬在国会作证时指出,全球金融风暴加剧将对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摩根银行预测,由于金融危机扩散,企业获利缩减,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压缩信用,所有企业投资指标已转为负面。加上股价数度暴跌和消费者信心削弱,美国经济明年很可能出现温和衰退,估计前三季都是零增长或负增长,第四季度方能增长1.5%。摩根银行把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明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也由2.5%降为1.7%。世界银行的报告认为,要避免发生三十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衰退,可能还要重新启用当年凯恩斯治理景气萧条的方子:政府加大公共事业等支出,或以宽松的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世银呼吁在该行已承诺的援助之外,再动员100亿美元注入亚洲受困国家,刺激复苏。

发达国家也非世外桃源

但是,对全球是否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前景也有不同看法。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最近一期登载了一篇不同意这种估计的文章。作者认为,通货紧缩有两种主要形式:

一种叫技术性紧缩,是由于技术进步或者政府放开管制后的自由竞争促进生产率的提高,使价格降低,从而使实际收入、需求和生产得到提高。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良性发展,美国今后遇到的通货紧缩将属于技术性紧缩一类。

另外一种让金融家们睡不着觉的紧缩叫货币性紧缩,是由货币供应量减少,导致物价和需求萎缩。作者认为自去年中以来商品价格下跌是事实,但对大多数富国来说,这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实际收入。作者还指出,通货紧缩的一个主要成因是货币供应量不足,然而西方七个工业国的货币供应量自1991年以来一直以很高的速度在增长,即便出现信用压缩,美欧国家政府也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税收来扭转。

这篇文章的立论好像只是考虑发达国家的情形。但是,如今的世界,发达国家已经不可能是世外桃源了。像本文在前面指出的亚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二十来个已经进入和可能进入衰退的国家,其经济如不能尽快复苏,发达国家的景气能持久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